化學作為科學類專業(yè)三大基礎學科之一,在很多專業(yè)領域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這也是為什么在AP階段會有那么多人選擇AP化學的原因。那么AP化學難嗎?為什么要選擇AP化學學科?接下來A+國際教育小編就為大家解答有關AP化學的一些要點問題,來幫助同學們了解AP化學這門學科。
為什么要選擇AP化學?
AP Chemistry(Advanced Placement Chemistry)是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在高中階段開設的一門大學預修課程,目的在于幫助高中生完成向大學的過渡,成功通過的考生可在大學里換取學分。AP Chemistry目前是美國大學認可度最高的AP學科之一。
哪些大學專業(yè)需要學習AP化學?
我們都知道一般大學入學理科和工科專業(yè)都需要學習AP化學,Collegeboard網站上對AP化學涉及的相關專業(yè)和就業(yè)領域進行了非常細致的介紹(如下圖所示,具體介紹大家可參考collegeboard官網):
可以看出,AP化學涉及的相關專業(yè)主要有化學化工,醫(yī)藥生物,環(huán)境科學和自然資源等。尤其是化學相關專業(yè)如日化,制藥,石油和食品等,更是以AP化學作為基礎,通過專業(yè)學習,科研和生產實習等基本技能的訓練之后,除了在相應就業(yè)領域內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之外,對于想進一步深造的同學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此外,一些看似于化學無關的專業(yè)也可能需要學習AP化學,如計算機科學CS專業(yè)。
AP化學滿分率低嗎?
在2014年AP化學改革之前,全球每年大約有18%的考生達到5分;改革之后考試難度略有提高,5分率基本保持在10%左右。近5年來全球考生的成績分布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球考生在AP化學中的5分率相對較低,這也體現(xiàn)出了AP化學考試具有一定難度,但對于理科強大的中國考生來說,并不太難。據統(tǒng)計,中國考生在改革后依然可以保持將近30%的滿分率,明顯優(yōu)于全球其他考生。另外,AP化學考試的容錯率較高,一般正確率達到67%以上就可以拿到5分,并非真的要考到滿分。對于大學的學分換算而言,一般3分以上的成績可用,但建議大家盡量考出5分,在申請學校時會更有競爭力。
AP化學難嗎?
AP化學內容與大學基礎化學相近,但考察的大部分內容在高中化學中都有涉及到,只是側重點和深度不一樣。新考綱將整個考試內容分為6個big idea,主要考查的知識點不變,歸結起來主要包括三大內容:
1、微觀狀態(tài)下物質的結構,包括原子結構和元素周期性;
2、宏觀狀態(tài)下物質的狀態(tài),包括氣體液體與固體;
3、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涉及氧化還原反應和電化學,熱力學和動力學,酸堿和化學平衡等。
除此之外,核化學,有機化學和實驗化學作為AP考試的載體,同樣需要同學們掌握。
AP化學側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靈活運用,尤其是實驗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上文提及的三大內容中的前兩點,考察重點在于元素周期律、分子間力與熔沸點、飽和蒸氣壓,屬于理論考點,同學們需要從微觀的分子結構出發(fā),去解釋宏觀物質的性質。考試中選擇和簡答都會考到,尤其是簡答題,需要用到的很多專業(yè)詞匯和英文表達,對很多同學來說是一個難點。對于化學反應的考察則側重于酸堿電離平衡計算,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及pH計算,屬于簡答題中的高頻考點,涉及到化學平衡、酸堿性質、熱化學等,綜合性較強。但不會有很復雜的計算,仍然側重于對知識點的理解。
AP化學如何備考?
5月份就要考試了,到底怎樣復習才是最有效的呢?同學們在備考期間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理清整體思路。所謂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前面已經幫大家將知識點分為三大類,同學們可以在此基礎之上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把握好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層次關系,才能在做題時迅速把握考點,提高做題效率。
2、以考綱為本。AP化學沒有官方指定的教材,市面上比較合適的有巴朗,普林斯頓和新東方的AP化學,這些教材各有側重。建議大家在梳理考點的時候以考綱為本,結合以上教材進行專題性的輔助練習。
3、做題固然重要,但總結更重要。系統(tǒng)梳理完考點之后,就可集中進行真題練習。此時在刷題的同時一定要注重整理和改錯,總結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和自己的易錯點,避免盲目的題海戰(zhàn)術。
以上就是A+小編關于AP化學相關內容的介紹。最后,需要注意的是,AP化學相比國內化學學科更加關注學生科學實踐能力,大家在學習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在學校多參與實驗課的活動,提高自己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輕松拿下AP化學!
本章來源:AP課程
課程類別:ap課程科目介紹
本章標題:AP化學要點問題解答:AP化學難嗎?
文本地址:http://iemv.cn/article_query/id/3361
版權所有 轉載時請您以鏈接形式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