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P中文A 2021版新大綱設計分析對比
來看看IBDP中文A2021年新大綱的板塊構(gòu)成,對照過去的四大板塊,此次的修訂后的大綱顯得簡省卻又復雜:
IBDP中文A 2021版新大綱設計分析對比
三個板塊分布明晰,時間分配合理,比舊大綱簡單得多。大致看一下其內(nèi)容:
“讀者、作者和文本”部分,大綱中的介紹是它是“對作品的研習可以集中在文學文本、讀者和作家之間的關系,以及文學屬性及其研究”,又說“重點是針對文學文本的細節(jié)做出個人的和批判性的回應”。
“時間和空間”部分,大綱寫道:“對它們的研究要注重文學文本的語境,以及它們可以廣泛地反映和塑造社會的各種方式?!?/p>
個人認為這兩個部分應算作文學閱讀的基本訓練,實際上就是舊大綱基礎上升級的文本細讀。舊大綱注重文本內(nèi)部的形式分析,簡單化或忽略了時代、文化背景和作者因素等。
上文說過,新大綱將其補足是理念更加全面的表現(xiàn),也是對文學傳統(tǒng)的尊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因素雖然重要,但是根植于文本本身基礎之上的藝術(shù)手法、修辭技巧和語言特點仍然是學習的重中之中,萬不可丟棄。
理由在于,各項考核的評分標準中,無一例外都保留了“分析和評價作者在語言、技巧和風格方面的選擇”的要求。
最重要為第三個板塊“互文性”登場。這是綜合性最強也最具現(xiàn)實意義的板塊。它要求學生能夠在某一主題下對文本進行比較,文學比較意識在這個階段被確立,文本的主題也可以向廣闊的“全球意識”延伸。
學生在口試中使用的比較方法也將可以在這個部分得到充分訓練。新大綱中對于“比較”的定義非常廣泛,不僅包括某一話題的比較,還包括不同文本如何展現(xiàn)同樣的概念(例如身份、文化)、文學文本如何影響其他作品等等。比較文學中的平行研究和影響研究都能在新大綱中得到貫徹。
新大綱的一大特點是,書目、課程板塊和考核不再一一對應,這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了極大的自由度,文學格局被充分打開,想象力得以充分釋放。而之前提到的大綱“復雜”的原因:
1、新大綱更加關注作品外部語境,這是深刻的變化。“互文性”概念的引入,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要求學生在文學技巧之外更廣闊的層面上的文本聯(lián)系。
2、大綱內(nèi)容和書目、考核不再一一對應,老師們有了更多的課程設計方式。但新大綱也足夠大度,可以包容舊大綱的經(jīng)驗??梢詫⑿屡f大綱的各個組成部分做一個對應關系的梳理:
新大綱的第一部分,可以按照舊大綱的第一部分世界文學、第二部分不同體裁作品、第三部分同體裁作品來選書,突出作者、讀者和文本的聯(lián)系即可;
新大綱的第二部分,可以參考舊大綱的第一部分世界文學作品和第二、三部分進行選書,世界文學強調(diào)地域和文化背景,而后兩個部分提供合適的母語文本;
新大綱的第三部分,非常偏重于舊大綱的第三部分同體裁編組作品和第四部分自選作品,同體裁作品的考核paper 2本身就注重比較,而第四部分自選作品的“專題”則類似于新大綱第三部分的文本比較所依循的“主題”,不過后者可能需要更加具體。
事實上,簡單對舊大綱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重組和添刪也足以完成新大綱的要求,但是框架只是基礎,如果切實追求新大綱所傳達出的理念,教師和學生還需要做出更多細致的工作。不排斥舊的經(jīng)驗,也提供多種可能性,這就是新大綱包容性的體現(xiàn)。
3、由于打破了書目和考核的對應關系,在操作新大綱第三部分時不僅可以像舊大綱中的第三部分學習一樣,將同一地域的作家進行比較,也可以自由地進行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作家的比較,培養(yǎng)所謂“國際情懷”。
但這樣同時也會帶來挑戰(zhàn),比較的切入口選擇、材料的甄別、分析的展開,都比以往要求更高的文學素養(yǎng)。

最新文章 More

2019-11-05
GCSE數(shù)學學習指導,教你如何攻克GCSE數(shù)學難關!-
IGCSE經(jīng)濟課程內(nèi)容講解,哪個考試局更適合你?
2019-11-29
-
2020-02-26
-
CAIE考試局IGCSE物理課程學習內(nèi)容及學習目標解析
2020-02-11
-
2020-03-03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More

2020-09-23
課程學習常用到的IGCSE商科單詞匯總
2019-08-23
igcse化學考什么?igcse化學考試內(nèi)容整理
2020-06-01
IB課程總學不好,問題出在哪?
2020-02-05
GRE數(shù)學考試中你需要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