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節(jié)IGCSE經濟學考試要點問題解析
經濟學作為出國留學最熱門的一大專業(yè)選擇方向,很多同學們在IGCSE課程階段就開始學習經濟學來幫助自己打好基礎的經濟學知識體系,而我們IGCSE經濟學考試成績也同樣在大學申請中能夠發(fā)揮著不小的作用。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進行IGCSE經濟學考試的復習工作,今天A加未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解讀一下IGCSE經濟學各章節(jié)中的考試要點問題,來看看你是不是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了呢?
第一章–經濟的根本問題
問題1:稀缺性到底和機會成本有什么關系?
解答:稀缺性指的是相對于人類無窮的欲望而言,資源是稀缺的。具體體現在-地球上有限的資源無法滿足我們無止盡且逐漸膨脹的欲望。由于資源是稀缺的,因此人類在利用資源時必須要做取舍的決定–“一桶水如果被用于農業(yè)灌溉就不能被用作生產飲用水”。而當人類在做決定的時候,機會成本誕生了,也就是你所放棄的下一個最好的選擇。
問題分析:1.由于剛剛接觸新的教學系統,國際學校通常是全英文授課,學生們在聽課的效率上不太高。2.部分同學由于跟不少校內節(jié)奏,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這個知識點已經過了,筆記沒來得及抄,回家想復習也沒有資料可以借鑒。3.很多同學對第一單元的每個知識點都認真背誦了,選擇題都能夠做對,可是一到大題就毫無頭緒。這類學生就是缺乏對知識點的整體性和邏輯性進行疏導,可在適當的情況下畫個思維導圖,嘗試著將所有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這樣不論是對于背誦還是理解都是十分有效的,這也是我在授課中最常用的方法。
問題2:為什么失業(yè)不會使整條生產可能性曲線內移?
解答:一個經濟體的實際生產情況可能在生產可能性曲線內,也有可能在曲線上。分別所對應的經濟形態(tài)為經濟低效與經濟高效。導致經濟低效的原因主要是資源沒有被有效地利用,導致經濟體產能低下。這里的資源指的是生產要素,其中包括勞動力。而失業(yè)指的是勞動力資源被閑置在市場中,沒有被合理的吸收和配置。綜上所述,失業(yè)在生產可能性上的呈現就是點在線內。
問題分析:
1.學生沒有理解生產可能性曲線是什么–它表示在一定時間段內,投入一定量的生產要素,consumersgoods和capital goods最大潛能的產出是多少。
2.沒有理解失業(yè)的概念和給經濟體帶來的影響。
第二章–資源配置
問題1:什么是substitutes,什么是complements?
解答:substitutes替代品指的是兩個商品競爭滿足消費者的某一個需求或欲望。例如麥當勞和肯德基于消費者而言就是替代品。當麥當勞售賣食品的價格上升的時候,消費者會轉而去購買肯德基的食品,因此導致市場上對于麥當勞的需求量下降而對于肯德基的需求增加。Complements互補品指的是兩個商品必須被共同購買才能滿足消費者的某一個需求或欲望,例如汽車和汽油。當汽車的價格上升的時候,購買汽車的消費者變少了,需求量變少,因此對汽油的需求也跟著變少了。
問題分析:1.同學們對社會的接觸很少,不了解很多商品的屬性、商品的分類、以及生產關系,建議同學們日常多逛超市,多看新聞或報紙,多積累一些經濟常識。2.供給和需求是通過價格這個媒介互相影響的,當一方發(fā)生變化后另一方必然會隨之變化。搞清楚價格對供需分別的影響是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
問題2:為什么價格影響供給量,而生產成本卻影響供給本身呢?
解答:影響供給量(quantity supplied)的因素只有一個–商品本身的價格。而除價格以外的條件(如生產成本)發(fā)生變動都會直接影響供給(supply)。在商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生產成本發(fā)生改變會影響生產者的利潤,從而影響生產者的生產意愿,最終影響商品在任意價格的產量都會改變。因此生產成本改變后,會導致整條供給曲線平行移動,而并非點在原始的供給曲線上移動。
問題分析:學生對于商品價格和生產成本的理解存在誤區(qū),以為價格和成本都是錢,所以他們屬于一個概念,實則是錯誤。當我們在研究影響供給的因素時,會“控制變量”-談到價格這個因素的時候,是在假設其他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只有價格對供給量產生影響。相反,當我們談到其他因素的時候,假設的是當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對供給量產生影響。
問題3:為什么人口數量影響的是需求曲線,而商家數量影響的是供給曲線?
解答:人口的數量變化更多的是改變了消費者的數量而不是商家的數量,因為每個人基本上都是消費者而不一定是生產者。例如,二胎政策的推行有可能會導致人口的數量增加,那么就會增加市場上對于嬰兒紙尿褲的需求量。至于制造紙尿褲的生產者是否一定會增加,我們不得而知,因為這個由價格來影響。而當紙尿褲的價格發(fā)生改變的時候,影響了市場上生產者的數量,從而影響了供給量。
問題分析:同學們沒有充分區(qū)別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區(qū)別是什么。在市場上哪一種人群更多,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占主導權的人群究竟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
問題4:為什么間接稅和補貼影響的是供給曲線而不是需求曲線?
解答:間接稅指的是生產者向政府繳納的款項,而補貼是政府撥給生產者的款項。間接稅和補貼均導致生產成本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生產者的生產動力,最終影響市場供應量。
問題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極少接觸到稅務和補貼這兩個概念。因此不理解到底是誰交給誰的?交的目的是什么?征稅的目的是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減少對有害品的生產。而給補貼的目的是鼓勵生產者的積極性,增加對有益品的生產。
問題5: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究竟是如何配置的?
解答: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是通過價格機制來分配資源的。所謂價格機制就是在市場競爭過程中,供求關系互相影響、相互制約所形成的價格。我們說市場經濟下,主體是私營企業(yè),而他們又是一群以利益為驅動的生產者,因此價格于他們而言就是生產導航。由于市場條件經常發(fā)生變動,價格因此波動。所以生產者也會根據產品價格調配生產資源,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問題分析:學生1.不理解什么是市場經濟體制;2.不理解什么是資源配置。不同的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的方法是不同的,建議學生找出三種經濟體制的最大區(qū)別,市場主導者,根據各自不同的特點分析資源配置的途徑。
問題6:混合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哪個更好?
解答:市場經濟體制的優(yōu)點是市場能發(fā)揮它最大的力量,消費者在市場中占有主導地位,生產者要對隨時變換的市場需求做出及時的反應,避免被市場所淘汰。而消費者有機會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并且可供選擇的商品琳瑯滿目。缺點就是僅僅靠市場的力量并不能保證社會最優(yōu)產值永遠被滿足–市場失靈?;旌纤兄剖墙⒃谑袌鼋洕w制下帶有政府干預的經濟體制。也就是說,一部分的價格是由價格機制制定的,而另一部分是由政府制定的。當市場沒有發(fā)揮到它最優(yōu)的作用時,政府進行了調節(jié)和干預,將市場失靈解決了。
問題分析:學生沒有掌握混合經濟體制的最大特點是什么,和市場經濟體制相比區(qū)別是什么,以及出臺政府的干預主要目的是解決什么問題。建議學生課下可以通過畫圖表的方式整理兩者的優(yōu)缺點,記錄下關鍵詞,并且針對市場失靈的類別找出所對應的政府干預的手段。
問題7:價格彈性是什么?
解答:價格彈性衡量的是消費者/生產者對于商品價格變化時做出的反應。簡單說,就是每當價格上升1%的時候,消費者會減少多少對這個商品的購買量,而生產者會增加多少對這個商品的生產量。可以發(fā)現價格在這段關系中是自變量,而需求量/供給量是因變量。在數學中,我們通常把自變量放在分母,而因變量放在分子。因此價格彈性的公式為:
作為市場的生產者有必要去了解你的產品究竟屬于哪一類商品,再根據不同的商品屬性推行不同的市場定價策略,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問題分析:想要學好價格彈性首先要理解價格彈性到底是衡量什么的。授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在學校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仍然不理解彈性到底是在衡量什么,什么叫反映,我們究竟為什么要學習彈性;大多數學生反饋自己從未推導到過公式,因此無法理解為什么公式長這樣;市場中究竟是哪些人有可能接觸到彈性這個概念又是如何運用這個概念做決定的??傮w來講,學生對價格彈性這個部分的知識點掌握的偏碎片化,缺少對知識點系統的梳理。
以上就是A加未來小編關于IGCSE經濟學考試中各章節(jié)的要點問題解讀,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對各章節(jié)考點內容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在IGCSE考試備考期間,如果遇到什么問題或者疑惑,歡迎隨時咨詢我們的線上老師,會有專業(yè)的國際課程老師一對一為你在線答疑喲!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More

2020-03-04
雅思是什么考試,都包括哪些內容?
2022-05-07
【英國ks1-ks3留學】如何準備英國11+考試
2022-05-12
SSAT閱讀備考技巧
2019-08-21
托??荚囀侨绾芜M行評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