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IB數(shù)學正式采用改革后的全新考綱,這無疑對于正在進行IB課程學習及備考的同學們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那么2019年新考綱后,IB數(shù)學考試內容上會發(fā)生哪些改變呢?下面A加未來小編就帶大家對比一下新舊考綱的差異,來幫助同學們盡早做好準備。
改革后的IBDP數(shù)學課程設置是怎么樣的?
IB數(shù)學目前主要包括4門課程:
?mathematical studies(SL)
?mathematics(SL)
?mathematics(HL)
?further mathematics(HL)
目前已知的是,2019年9月份之后會提供以下課程:
?Mathematics:analysis and approaches(SL)
?Mathematics:analysis and approaches(HL)
?Mathematics:applic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L)
?Mathematics:applic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HL)
一些不太擅長數(shù)學科目或將來專業(yè)與數(shù)學關系不大的學生會選擇SL數(shù)學,而數(shù)學能力中等偏上的學生一般會選HL數(shù)學,最終學生參加試卷考核(占80%)以及完成一篇探究性報告(占20%),IB數(shù)學比較看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探究水平。
SL數(shù)學為必修課,考試內容相對比較基礎,具體涉及以下6個方面:
代數(shù)(Algebra):涉及數(shù)列問題,指數(shù)和對數(shù)運算,二項式定理和一些實際應用問題;
函數(shù)(Function):涉及定義域值域,復合函數(shù)反函數(shù),函數(shù)圖像的變換,集中典型函數(shù)如二次函數(shù),分式函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對數(shù)函數(shù)及計算器作圖;
三角函數(shù)(Trigonometry):涉及弧度制,弧長與扇型面積計算,三角恒等關系式,二倍角公式及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數(shù)方程的求解;
向量(Vector):涉及二維三維向量的定義及加減法,求解模長,向量的點乘,夾角,直線的向量表示形式及兩直線位置關系(平行,相交,異面);
概率統(tǒng)計(Statistic and probability):涉及離散和連續(xù)數(shù)據,描述數(shù)據離散程度的平均值,中位數(shù),眾數(shù),分位數(shù),方差,標準差,概率定義,韋恩圖與樹圖,條件概率,概率分布及二項分布,正態(tài)分布;
微積分(Calculus):涉及微積分的定義和運算,求高階導,利用積分求面積和體積及運動學中的應用;
HL數(shù)學有必修課和選修課,相對SL來說,HL考試要難一些,知識范圍也比較廣。
HL必修內容也分為6個方面,但每一方面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要高出一個層次。
代數(shù)(Algebra)部分增加了數(shù)學歸納法證明和復數(shù)相關內容,復數(shù)的運算,復平面,極坐標,棣莫佛定理及其運用,共軛復數(shù)及在多項式中的運用。
函數(shù)(Function)部分增加了奇偶函數(shù),絕對值函數(shù),導數(shù)函數(shù),高次函數(shù)圖像,因數(shù)和余數(shù)定理,韋達定理,分式函數(shù)部分增加了高次函數(shù)除以高次函數(shù)。
三角函數(shù)(Trigonometry)增加了復合角公式,反三角函數(shù)及其圖像,三角函數(shù)實際應用。
向量(Vector)增加了向量的叉乘,利用叉乘求三角形面積,平面的向量表示形式,直線與平面夾角,平面與平面夾角及三個平面間的位置關系。
概率統(tǒng)計(Statistic and probability)部分增加了計數(shù)原理與排列組合問題,概率密度函數(shù)及其在平均數(shù)和方差中的應用,泊松分布
微積分(Calculus)增加了隱函數(shù)求導,導數(shù)的應用和分部積分法等積分方法。
此外,IB數(shù)學HL還有一個選修部分要學習,IBO提供了四種不同的option:分別為概率與統(tǒng)計(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集合、關系與群論(sets,relations and groups)、級數(shù)和微分方程(serie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離散數(shù)學(discrete mathematics);
選修內容難度稍微比較高,總體難度要比大綱里要求的普通內容難度大一些。學生可以選一個進行學習,國內大部分IB學生會偏好選擇概率統(tǒng)計或微積分方程,當然有意向學習生物、心理、金融經濟等專業(yè)的同學來說選擇概率統(tǒng)計是有幫助的。
作為IB的六大學科之一,數(shù)學是IBDP考生的必選科目之一。
IB數(shù)學舊考綱的最后一次考核將于2020年結束,參加2021年IB考試的考生,將按照新考綱進行考核,因此,也就意味著2019年秋季入學開始進入IBDP階段學習的學生,將執(zhí)行新數(shù)學大綱,因為IBDP是兩年學制。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新舊考綱有什么不同吧!
考核方式對比
新考綱具體內容
1 Aim目標
1.在原來第一條的基礎上增加了curiosity一詞,突出強調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好奇心。
2.在原來第二條的基礎上增加了concepts一詞,突出強調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理解和認識。
3.在原來第三條的基礎上增加了concisely一詞,突出強調了學生在數(shù)學溝通上的準備性。
4.在原來第四條的基礎上減少了critical thinking,增加了instill confidence in using mathematics.突出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樹立應用數(shù)學方面的自信心。當然,這里不是否認或者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而是單獨增加了第十一條Aim:develop the ability to reflect critically upon their own work and the work of others.強調了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5.第五條保持不變。
6.在原來第六點的基礎上增加了in their local and global communities。更加明確了數(shù)學技能和知識的運用和遷移的領域,這一點也更和IB的international mindedness吻合。
7.第七條保持不變。
8.第八條把原來提到的moral,social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中的implications一詞改成了questions,questions在這里的使用對所要指代的問題比使用implications更加明確和詳細,而implications則更加廣泛一些。
9.第九條保持不變。
10.第十條保持不變。
11.增加了第十一條,看上面第四條解讀。
12.增加了第十二條:independently and collaboratively exte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s.突出強調了學生在數(shù)學理解上的獨立性和合作性。
2教學內容及教學時長
AASL,AAHL,AISL,AIHL都是圍繞5個模塊知識點:Number and algebra數(shù)與代數(shù),F(xiàn)unctions函數(shù),Geometry and trigonometry幾何與三角,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統(tǒng)計學和概率論,Calculus微積分。四個不同的科目對5個模塊知識在學習內容廣度和深度都有不同的體現(xiàn)和要求。
同時,舊考綱HL的Paper 3是可以根據Option選擇其中一個進行學習,新考綱沒有Option,卻把舊考綱四個不同Option里的部分內容體現(xiàn)在了新考綱中,比如舊考綱中Option統(tǒng)計學和離散數(shù)學的部分內容;并且也有新知識點的增加,比如Voronoi diagram。
新考綱每個模塊的知識點都會先從SL內容出發(fā),SL完全是HL內容的一部分。而舊考綱中SL內容有些是不在HL教學內容中的。
舊考綱綱和新考綱的建議教授總課時保持不變,均是HL為240小時,SL為150小時,且SL:HL課時長比例為5:8。其中舊考綱建議用10-15個小時進行IA教學,HL剩余的230小時和SL剩余的140小時進行大綱內容的教授。
新考綱則是建議用30小時培養(yǎng)學生調查、建模和探究方面的能力及技能,其中涉及不超過15個小時的IA教學,剩余的HL210小時和SL120小時進行大綱內容的教授。所以,新考綱更加突出強調對學生在調查、建模和探究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的培養(yǎng)。
通過上文的介紹,同學們對于新考綱下IB數(shù)學考試內容是不是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呢?如果擔心自己沒辦法很好的適應IB新考綱內容,不妨咨詢一下A加在線老師,讓老師一對一幫助你做好IB考試學習和備考工作。
本章來源:IB課程
課程類別:IB考試輔導
本章標題:2019年考試改革后IB數(shù)學考試內容上有哪些變化?
文本地址:http://iemv.cn/article_query/id/3071
了解更多:IB數(shù)學考試內容 | IB數(shù)學考試 | IB數(shù)學 |
版權所有 轉載時請您以鏈接形式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