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SE化學課本和國內化學有哪些差別?
GCSE化學作為GCSE科學學科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很多同學們都比較關注GCSE化學課本內容和國內有哪些差異。下面A+國際教育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GCSE化學學習內容,好幫助大家做好化學學習的準備工作。
國內的化學課程是從初三正式開始。英國的GCSE課程嚴格說也是為10-11年級準備,對應中國的初三和高一,所以時間上是一致的。不過很多學校在9年級已經(jīng)開始按照GCSE課綱,采用GCSE課本上課,這完全取決于老師的不同安排。
英國有幾個考試局都可以制定自己的課綱與課本,自己組織GCSE與A-Level考試,而這些考試也都獲得英國教育部門的認可。兒子的學校在不同的課程上采用了不同考試局的教材?;瘜W采用的是AQA教材,我因此通讀了AQA的化學課本。
最深的印象是課本的第一部分:科學的工作(Working Scientifically)。這里仔細說明了科學理論是如何發(fā)展出來的。科學家們先形成假設,再根據(jù)假設做出一些預測。這些假設與預測的方法都經(jīng)過同行的審議與認可。然后就會有同行來進行各種實驗,驗證這些預測。只要有一個實驗結果與預測結果不同,科學家就必須重新與修正原有的假設。如果很多預測都被驗證實現(xiàn)了,那么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采信這個假設,那么這個假設也就逐漸成為科學理論。
這其實把科學界通用的研究模式給同學們介紹了一遍,是未來從事科學研究很好的入門基礎。同時也反復提醒大家,所謂的科學理論,只是現(xiàn)階段還沒有出現(xiàn)能夠反對他們的實驗結果,而一旦有新的,與這些理論不符合的實驗結果出現(xiàn),科學理論隨時可能需要進一步修正。
相比我學過的那些中國的化學課本,是從一些有趣的實驗入手,逐漸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英國的課本是將學生作為嚴肅的學習者與未來的科學家來準備,中國的課本是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再逐步深入。
這兩種風格在后面內容的編列上也體現(xiàn)出來。英國課本的順序是:
-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堿性金屬、鹵族元素、惰性氣體的特性)
-化合物與化學鍵(共價鍵與離子鍵)
-量化化學(化學方程式配平、相對質量、摩爾)
-化學反應(金屬氧化、強酸與弱酸、金屬還原等)
-能量轉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化學反應的速度與限制(化學反應速度及影響因素等)
-有機化學(原油的提純與裂解、烯烴與乙醇、聚合物、DNA等)
-化學分析(水、大氣的化學分析、色譜法等)
-大氣化學(氧氣、二氧化碳的產生、全球氣候變化等)
-能源的使用(水處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等)
課本一開始的原子結構部分其實是物理課的內容,國內可能考慮與物理教學的同步問題,沒有一上來就講。但英國的課本沒有顧忌是否重復,直接從原子結構開始講。對我來說,這其實更容易理解整個化學的內容。坦率說,中學化學成績不好的我,通過閱讀這本英國課本,才真正理解了元素周期表,以及各族元素表現(xiàn)的異同。當年我學化學的影響是要背很多元素的特性、反應的特性,而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理解不同元素表現(xiàn)的異同原因在哪里。
當然見仁見智,對于我這樣的成年人來說,系統(tǒng)性的講法可能更容易接受,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先用一些有趣的實驗來引發(fā)興趣,再逐步揭開真理的方式,也許更合適。我不具備評價的立場。
不過還有一個我比較感興趣的點是,當年讓我痛苦不堪的化學配平問題,也依舊出現(xiàn)在英國的課本中。可見這是躲不過的一個坎。英國課本對如何配平給出了一個比較規(guī)范的步驟,似乎只要按照它的步驟走,就可以找到大部分配平的答案。以我對英國考試難度的理解,他們也不會出一些極繞腦經(jīng)的配平題。
以上就是A+小編關于GCSE化學課本內容的相關講解??偟膩碚f,英國化學課本的覆蓋內容應該與中國課本相差不多,并且考試難度也并不會太大。對于初三化學基礎還不錯的同學,只要做好預習和準備工作,想要學好GCSE化學也還是比較輕松的。

猜你喜歡 More

2019-12-09
你了解IB物理知識點中電勢差與電位差的區(qū)別嗎?
2021-01-14
各大英國名校雅思成績要求盤點
2019-07-02
IB & A level課程區(qū)別大比較
2019-11-25
Alevel高階數(shù)學難嗎?都學些什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