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課程的范圍和評分標準
IB課程范圍
IB課程分為標準難度課程(SL / Standard Level)和更具挑戰(zhàn)性的高難度課程(HL / Higher Level)。IB要求學生至少選六門課+Theory of Knowledge,這六門課中至少有三門是HL。
除了對學生的課業(yè)要求外,選擇IB Diploma的學生還要在兩年內(nèi)完成150個小時的社會實踐活動(CAS Hours)。A Level階段一般要求每個學生選三門課,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選四門課或更多,最少的也可以只選兩門課。
IB評分標準
IB有自己的評分系統(tǒng),45為最高分,拿到36至38左右即有資格申請劍橋(一般需要40-41),申請常春藤大學的學生一般分數(shù)在40或以上,牛津要求42+的成績。
而A-Level課程以A、B來打分,判分標準嚴謹不夠,在多年來呼吁改革現(xiàn)行的A-LEVEL體制的壓力下,英國政府正著手改革A-LEVEL提供,其改革的參照體系便是IB。
目前全球所有學習IB高中文憑課程(DP)的學生中,僅有不到15%屬于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其中包括中國學生。因此要學好DP課程,語言能力是最為關鍵的,聽說讀寫能力缺一不可,而且不是短時間補習所能得到的。
另外,IB課程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尤其是質疑和提問的能力、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也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一些高一時才開始選擇IB課程的學生在學習上相比會更被動,除了語言能力準備普遍不足外,不少學生在過去的課程體系中習慣于背誦記憶、老師家長經(jīng)常督促、不愿提問等學習方式。
如果在幼兒園、小學和初中階段都上過IB課程,即3至12歲的PYP課程和MYP課程,學生在高中念DP課程時就更能適應。

相關推薦

猜你喜歡 More

2019-07-01
GCSE文學:比男人的野心還大的麥克白夫人
2023-12-19
A-Level漢語作為第三個獲得UCL Offer的科目,可行性
2022-04-08
2019年SAT考試趨勢預測 直擊SAT備考難點
2023-12-18
揭秘國際學校錄取背后的優(yōu)勢與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