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相當于英國的高考制度,學生可以用A-Level成績申報大學,因此A-Level成績對于英國學生舉足輕重。同時A-Level課程由于有極高的國際認可度也被視為國際教育界標準。A-Level課程一旦改革那也一定會對學生、家長、大學乃至教育業(yè)界有深遠的影響,下面就來梳理一下A-Level改革(A-LevelReforms)的細節(jié)及影響。
A-LEVEL課程
關(guān)于A-Level
A-Level的課程一般為兩年,學生在幾十個學科中自由選擇三到四個學科進行學習和考試。學生在學校上到12年級開始學習A-Level課程,12、13年級也統(tǒng)稱為SixthForm。
改革分三年進行
A-Level改革不是一口氣將所有科目都改成新的體制,而是分三年進行。首批新課程已在2015年9月份開始講授(也就是今年的夏季考試)。2015、2016年入學的學生根據(jù)自己選的科目也許會同時學習實行新舊兩種體制的課程。
2015年秋季入學(2017年夏季首次考試):
共有13門科目進行改革,包括:藝術(shù)與設計、商學、經(jīng)濟、歷史、英語語言學、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與文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科學、心理學與社會學。這一批改革的學科已在今年夏季的考試中進行首次考試。
2016年秋季入學(2018年夏季首次考試):
除已改革的13門外,更大范圍的學科進行改革,包括:拉丁語、希臘語等古代語言;西班牙語、法語等現(xiàn)代語言;地理、體育、舞蹈、音樂、宗教學等。
2017年秋季入學(2019年夏季首次考試):
今年秋季入學的話,學習的所有課程都將會是改革后的新體制課程。今年完成改革的科目包括:數(shù)學、進階數(shù)學、法律、古代歷史、藝術(shù)歷史、政府與政治、考古學、媒體學、設計與技術(shù)、哲學等學科。
新舊體制的區(qū)別
為了更好地了解新舊體制的區(qū)別,先談一下舊體制的A-Level是怎樣一種課程形式。
舊的模式更寬松
舊的課程結(jié)構(gòu)叫做模塊式課程(modularcourse),將A-Level分成兩年進行考試,12年級結(jié)束考AS,13年級結(jié)束考A2。由兩年的成績共同構(gòu)成A-Level成績,AS和A2各占A-Level總成績的50%。
每年學習的內(nèi)容分成模塊,一個模塊就是一場獨立的考試,學的時候也是單獨的一本書。以數(shù)學為例,第一年(12年級)會學三本書,即三個模塊;第二年(13年級)再學三本書,再考三次試,由這兩年六個模塊的總成績構(gòu)成數(shù)學A-Level的成績。
模塊制的另一個特點是,每個模塊都獨立存在。比如:甲同學學習的科目中包括數(shù)學,他在12年級的AS考試中考了三個數(shù)學模塊,其中兩個模塊都考得很理想,第三個模塊在考的時候發(fā)揮失常,導致他的數(shù)學AS成績從原本期待的A降到了B。以模塊式課程的規(guī)則,甲同學可以轉(zhuǎn)年重考他發(fā)揮失常的那一個模塊,和他13年級的A2考試在同一個考試季內(nèi)進行,不用再考成績理想的另外兩個模塊。
以上基本上是模塊式課程的精髓,這樣將考試分攤在兩年間,以及重考政策寬松的考試結(jié)構(gòu)之前視為有效減輕了學生的壓力,但近年有些人認為這樣的政策過于寬松,導致重考的人數(shù)泛濫,而且過于分散的考試導致學生和學?;ㄔ诳记皬土暤臅r間過多,影響了平時的授課。
新體制增加了難度:
最后一套考試定成績
于是政府提出了對A-Level的課程體制進行改革——新的體制叫做直線式課程(linearcourse)。直線式課程只采用13年級夏季的考試成績作為A-Level成績,12年級的AS成績不再算入A-Level成績。
這樣一來學生是否選擇在12年級夏季考AS也沒有硬性規(guī)定了,學?;蛘咴诳荚囍行木妥x的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考AS??糀S的話可以借此機會鞏固第一年的學習內(nèi)容,也可用來檢測第一年的學習情況,查缺補漏。不考的話則會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授課、學習新內(nèi)容,讓第二年的學習時間充裕一些。
重考政策更嚴格
改革的另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12年級的課程內(nèi)容將并入13年級夏季的考試,兩年的課程內(nèi)容統(tǒng)一進行考試,而原本叫做A2的13年級夏季的考試將直接叫做A-Level考試。
雖然一門學科的考試可能仍然是分成多張試卷進行考試(如Paper1、Paper2等),但是會把這些考試都視為一個整體,都在同一個考試季度進行。如果想重考的話,也必須把這個學科的所有試卷都考一遍,每個人也最多只能重考一次。
減輕平時課業(yè)比重側(cè)重筆試
除考試體制外,改革對于課程內(nèi)容也進行了一些修改。詳細的修改內(nèi)容會因?qū)W科而異,但總體趨勢是減輕平時課業(yè)(coursework)占A-Level總成績的比重。
比如科學類學科(物理、化學、生物)以前的實驗考核是以在老師監(jiān)視下獨立完成實驗的形式進行,改革后統(tǒng)統(tǒng)把實驗內(nèi)容納入筆試進行測試。平時的實驗紀錄只給一個通過與否的成績。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筆試的難度,并使成績更加側(cè)重于筆試部分。其它的變化還包括增加或減少內(nèi)容的深度,或完全更改某些單元的內(nèi)容等。
改革將怎么影響大學申報過程?
學生通常都于13年級的開始階段進行大學的申報,遞交的申報材料包括用于自我介紹的文書(PersonalStatement)、12年級考過的AS成績和自己學校給出的A-Level預估成績。
大學收到這些材料會進行綜合考慮,也有的大學會進行面試,來決定給哪些學生發(fā)出有條件的錄取offer(conditionaloffer)。錄取條件通常都是三個學科的A-Level成績。如果持有offer的學生在13年級夏季考試后拿到的A-Level成績滿足了條件,則會被大學正式錄取。
對于大學來說,申報大學過程中最靠譜的硬指標就是AS成績了,改革后可能會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完全沒有AS成績,學術(shù)類的指標就只剩GCSE成績和學校給出的預估成績了。而GCSE成績在申報大學的過程中往往比重很小,因為11年級考的GCSE無法顯示一個學生在A-Level中的學習情況。預估成績由于是各個學校給自己學生開出的,比較不靠譜,也很難當作主要的考核標準。
牛津劍橋的解決方案是各自出臺自己的申報考試(admissionstest),每個專業(yè)都會自己出試卷,然后根據(jù)考試成績和遞交材料決定對哪些學生進行面試。其它的大學也可能會通過面試來彌補AS的空缺,可是現(xiàn)在從學生的角度看最保險的手段可能還是參加AS考試。
本章來源:Alevel知識點
本章標題:A-LEVEL大事紀
文本地址:http://iemv.cn/article_query/id/829
了解更多:A-LEVEL | 大事紀 | A-LEVEL大事紀 |
版權(quán)所有 轉(zhuǎn)載時請您以鏈接形式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