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CIE中文考試,又出了新的書單。Section1部分,有一篇小說,《本次列車的終點》,需要各位考生認真研讀。今天,老師就給需要備考的學生,深度分析下這篇小說的故事內容和兩條核心主旨主線。
故事主線有兩條。一條,從人生階段角度出發(fā),另一條主線,從親情和歸屬感角度延展。
我們先來看人生階段這條主線。陳信千方百計的舍棄很多,回到了故鄉(xiāng)上海。小說故事開頭提及的這列火車,終點站,就是上海?;氐焦枢l(xiāng),是陳信的人生階段的一個站點。離開故鄉(xiāng)十年,陳信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故鄉(xiāng),上海,似乎是代表著中國文化生活的時代新潮流。更何況,在這里有著他的家,他的家,媽媽、哥哥、弟弟、爸爸的亡靈……他不管這個“回來”會付出多大的代價,總歸要回來。于是,一聽說媽媽要退休,他立即行動起來,首先是要恢復知識青年的身份,至于上學、工作這一段歷史,全都不要了。
此外,沒有說開懵懂的愛情,也放棄了。費心心思,回來后,他的一個階段性的人生目標實現了。然而,在回來后,家貧,他的回來給家人也帶來一些壓力。比如,他回來后弟弟沒有工作了;又比如,他回來后,哥哥嫂嫂要分戶口分房子。而在為了分房子的事情上,出現爭吵,甚至被嫂嫂罵。這一些煩心的事情,讓陳信十分苦悶,又陷入迷茫和無助。正像文章中說的”他的目的地達到了,下一步,他該往哪兒走?人活著,總要有個目的地?!彼衷谒伎枷乱粋€人生階段。好在,知青出身的他,養(yǎng)成了剛毅的性格。茫然過后,又很快理清頭緒,他忽然感到,自己追求的目的地,應該再擴大一點,是的,再擴大一點。
小說結尾部分,是對人生征途這一大主題的總結?!坝忠淮瘟熊嚰磳⒊稣?,目的地在哪里?他只知道,那一定要是更遠、更大的,也許跋涉的時間不止是一個十年,要兩個、三個、甚至整整一輩子。也許永遠得不到安定感。然而,他相信,只要到達,就不會惶惑,不會苦惱,不會惘然若失,而是真正找到了歸宿。”作者把人生的階段意義擴大,目的地是更遠更大的。不要為了一時的茫然,而放棄追求更長遠的更安定的人生目標。
另一個主線,我們重點分析親情。離開家鄉(xiāng)十年,陳信總是思念著在上海的親人。記憶中,父親早早去世,媽媽帶著他們三個,相依為命,相濡以沫,什么苦都吃過了。苦日子中,一家人暖融融的生活。這溫暖,吸引著他,吸引著他歸來?;貋砗?,家人也是很熱心對待他,為他積極尋找相親對象。但是因為貧窮,在上海生活很不容易。文章多多次強調這份不容易。一家人為了生活,每個人都做出了犧牲。
陳信十年外出知青生活;哥哥嫂嫂和母親一起相依為命,共同扶持著整個家;而弟弟,為了能讓陳信回來,放棄頂替母親的工作,甘愿讓自己成為一個社會青年。貧窮的生活,在陳信回來后,讓家庭出現矛盾。嫂嫂想要分房,跟陳信爆發(fā)沖突。雖然最后陳信說不要房子,但是,對親情陷入從未有過的失望,比如文章種寫道:“今天……他感到一種莫大的失望,好象有一樣最美好最珍重的東西突然之間破裂了。他扭頭走出了公園?!薄吧虾#腔貋砹?,然而失去的,卻仍是失去了?!被氐搅松虾#瑫r,他也失去了記憶中,最純潔無私的親情親密度。
但是,貧窮和矛盾,在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面前,顯得就很渺小了。最后,人來人往,車輛串流中,哥哥和嫂子擔心陳信的安全,勸他回家去,別想不開。
大嫂也伸手抓住他:“阿信,你可別想不開!”她又哭了。
“你們想到哪兒去了?!”陳信笑了,眼淚卻也滾了出來。
“回家吧!”哥哥說。
回家,這個簡單的詞,代表家人對陳信的接納和親人之間的和解。陳信自此,開始諒解家里每一個人,深覺每一個人存活的不容易。這份沉甸甸的親情,在此刻得到升華,讓每一個在乎家人的現代人,都感到有所觸動。世間萬千辛苦,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有接納和包容。
文章總結:以上就是關于CIE中文考試書單《本次列車的終點》深度鑒賞的全部內容了。故事主線有兩條。一條,從人生階段角度出發(fā),另一條主線,從親情和歸屬感角度延展。
您也可以在百度中搜索”A+國際教育“了解更多關于a-level課程/ap課程/ib課程/gcse課程/igcse課程知識點和自學資料。在線十幾個老師在線服務,考試培訓問題在都能找到答案,快來看看老師的專業(yè)課程知識點吧!